【必威体育官网网页版 7月1日消息】教育部6月30日公布的一项初步统计显示,2005年至2013年,职业教育国家财政性经费达1.23万亿元。近年来,国家对职业教育的强力投入主要用在哪些方面,还存在哪些困难和问题?未来职业教育的投入又会有什么变化?教育部财务司有关负责人就此回答了记者提问。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经费投入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相对而言,职业教育仍是各类教育中的“短板”,与其培养规模和应有地位、作用不匹配。职业教育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与同阶段普通教育相比仍明显偏低。生均总经费和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经费中,中职与普通高中大体相当,高职仅为普通本科的一半。
职业教育经费来源渠道仍较单一,主要呈现“两元”主体结构,一是财政投入,二是学费收入,财政性经费所占比例达到74%,多渠道筹资能力不强。财政性教育经费主要用于教师工资和校舍建设等方面,专用设备经费总体不足,尤其是高职各项办学指标都低于普通本科院校。
东中西部地区间经费投入差异还很大,中西部地区生均公共财政预算经费偏低,生均校舍面积等指标大部分未达标,甚至呈现出了严重的“中部塌陷”现象。截至2014年5月,全国有15个省份出台了中等职业教育生均拨款标准,20个省份出台了高等职业教育生均拨款标准,部分地区的职业教育经费投入还未建立制度保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