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威体育官网网页版 11月14日消息】为挖掘名师蕴涵的潜在资源,在学区范围内树立教育教学典型,进一步促进骨干教师成长,推动朝阳区教育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2018年11月14日下午,2018年朝阳区呼家楼学区张辉老师数学学科名师展示在北京市陈经纶中学举行,本次展示的主题是“感悟于数学 收获于教学”。
出席本次活动的点评与指导专家有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数学学会副理事长、北京数学普及委员会主任朱一心,北京市数学特级教师丁益祥,北京教育学院教授伍春兰,北京市数学特级教师范永利,朝阳区教研中心数学研究室主任、特级教师王文英,朝阳区教研中心数学教研员蒋晓东,朝阳区教研中心数学教研员刘力。到场的评估专家有劲松学区副校长孙兆杰、垂杨柳学区副校长尚玉杰、十八里店学区副校长朱俊华。到场的学校领导有呼家楼学区秘书长、北京市陈经纶中学书记张静,北京市陈经纶中学工会主席冯梅,北京市陈经纶中学高中校区副校长曾庆玉。
呼家楼学区秘书长、北京市陈经纶中学书记张静致辞
呼家楼学区秘书长、北京市陈经纶中学书记张静致辞。她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并表示,朝阳区名师展示活动为优秀教师的快速成长提供平台,呼家楼学区也通过展示交流平台、教育教学研究平台、教师专业成长平台、资源共享平台,增进了各校学校教师间的交流,促进了教师们的成长。她希望,各位青年教师们也能利用这些平台飞速成长,成为具有教学特色、教学风格的教师。
张辉老师做主题报告
张辉老师做《感悟于数学 收获于教学》主题报告。她感言,作为一名数学老师,要始终对自己的工作充满敬畏,全身心地投入到和学生思维的沟通中,培养学生缜密的思维习惯。创设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充满活力的数学课堂,要尊重学生的需求,促进师生间的互动,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情感因素,启动学生自主学习;利用“不讲”的艺术,培养学生的意志,达到自主学习、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目的。张老师认为,教师只有具备了扎实的学科功底,才有可能全面理解学科的结构和内在逻辑联系,敏锐把握学科的发展方向,懂得如何将数学知识进行适当加工,以适合学生学习,引发学生的“再创造”,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张辉老师展示课
主题报告后,张辉老师为大家呈现精彩展示课《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张辉老师先带同学们回顾了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随后抛出问题,带领同学们进行深入探究,总结出“函数名不变,符号看象限”的公式规律。张辉老师从角之间数量关系、终边位置关系、终边上对应点坐标关系到三角函数关系,脉络清晰地建构新知识点体系,并布置课下探究问题,让同学们巩固已学知识。
北京市数学特级教师丁益祥点评
北京市数学特级教师丁益祥对张辉老师的课堂展示了给予了高度肯定。他指出,张辉老师通过课堂教学过程中对数学思想的提炼,从数形结合的角度,关注学生思维的发展;其二,张辉老师非常关注学生的活动,从师生对话、学生互动、学生展示、相互对比等丰富场景的设计,让学生充分参与进来;其三,张辉老师的课程提升了学生核心素养,符合新课标关于素养的要求;其四,张辉老师建设了和谐课堂,如师生和谐、学科和谐,在探究的氛围中,师生共同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
北京教育学院教授伍春兰点评
北京教育学院教授伍春兰进行点评。她认为,张辉老师的优秀在于善于学习和吸纳,具有研究的意识,并在实践中不断反思和研究。她表示,张辉老师的课程设计具有创造性,不仅符合学生的认知,更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其次,张辉老师把探究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作为重难点落实到行动中,给学生探究空间,让学生进行研究;最后,张辉老师给学生足够的合作交流空间,这点值得高中教师的借鉴。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数学学会副理事长、北京数学普及委员会主任朱一心点评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数学学会副理事长、北京数学普及委员会主任朱一心在评价中指出,张辉老师的课堂以问题为线索,整体课程设计非常明确;每位学生都积极参与其中,在活动中主动表达,这体现了学生思考的方向、深度和广度,也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难点所在;学生的研讨极其有序,这有益于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核心素养能力。同时,他分享了自己对于传统课堂与新型课堂的看法,让在场老师深有感触。
25年的寒来暑往,25年的坚守奉献,她一直怀着对数学和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在工作岗位上乐此不疲地钻研着、付出着、收获着、并幸福着。